DSC08661.JPG
 

2017年春天,我們全家向公司請了兩周的大假飛往巴黎與倫敦。因為這趟全程自助,所以花了一些時間找住宿、交通與安排行程,同時也讀了不少有關當地文化風俗民情的硬書與軟書。「聖傑曼的佩」是我少數有從頭讀到尾的一本雜記、遊記。這不是一本典型的旅遊書,作者郭正佩用個人的觀點寫下了六周在巴黎的生活。僅僅六周,就能夠寫出300頁的故事,由此可見觀察力與感受力的強度。讀起來除了用上了很多原文的法文地名、菜名外,其他部分都很能讓我融入她文字所搭建的旅行畫面中。
天下文化出版社介紹「聖傑曼的佩」時說道:


這本書也許您也可以拿來當成某種「巴黎晃遊指南」,藉由Peggy的筆和鏡頭〈從數萬張巴黎攝影作品中挑出〉,你不但能在其中看到巴黎、聽到巴黎、聞到巴黎,更能彷如置身巴黎街頭,悠遊地享受人生。

如果..六周能夠杜撰成書。兩周何嘗不可?於是乎,我寫下了數萬字。接著就這麼投向任何有可能出版旅行書的出版社。
然而天不從人願,幾個月後,出版社要不是視而不見,要不就是給了:「太過個人化。」的評語。
幾經思考。反正創作本來就希望多些人共賞,何必非要出版放書店呢?
人生中出國旅行無數次,但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用筆反芻與感受旅行期間的每一段細節。
這經驗很不錯,讓我以筆再次旅行了巴黎與倫敦多次。



來一段巴倫巴

一對夫婦兩歲娃的巴黎倫敦遊記

 介紹

這是關於一對夫妻勇敢的帶著不到兩歲的娃橫跨歐亞大陸十多個小時到英法旅行的故事。作者親身體驗種種傳言,再用自己的思維論證,套用前後生命經驗所咬文嚼字後的旅行文學。
2008年單身造訪法國,由法國朋友帶領,深入地遊歷了法蘭西。時隔多年成為人夫人父後,因為忘不了閣樓望出去的艾菲爾鐵塔。所以帶上全家人再次飛往法國巴黎,順道走一趟英國倫敦。
行程是先到巴黎再到倫敦,然後再回巴黎最後飛回台灣。書名仿藏頭詩的精神,把這次的行程各取頭一個字叫巴倫巴。不論是看起來或念起來都很動感,而且饒富不知那國的異國風情。
這不是一本旅遊工具書,也不是待上法國或英國好幾年的人所寫出的深度遊記。只是一個旅人、伴侶、父親等各種角色去觀察巴黎與倫敦的小題大作。

目錄

Cp1. 人生以現實為基礎,然後來幾次無傷大雅的浪漫 (20170824發表)

Cp2. 一口馬卡龍飛巴黎 (20170831發表)

Cp3. 衝破未開發領域的行前準備 (20170909發表)

Cp4. 國外的月亮又大又圓 (20171003發表)

Cp5. 住在巴黎投資客的不銅臭公寓 (20171008發表)

CP6. 吃一頓佐文化差異的油封鴨腿餐 (20171015發表)

CP7. 讓賺錢與被賺錢的人都有利可圖,這就是巴黎 (20171021發表)

CP8. 過來人回來了!關於那些嚇死人的歐洲傳言

CP9. 餐廳之所以為餐廳

CP10. 來一口法國咖啡

CP11. 盧森堡公園抓綠色小雞

CP12. 巴黎櫻花,不比日本差只比日本遠

CP13. 搭車就能出國?島國居民開眼界

CP14. 櫃台小姐,雖然妳很無禮,但我願意微笑對著妳

CP15. 西敏橋恐攻第二周,倫敦人的心情與表情

CP16. 跟著當地人選菜準沒錯?

CP17. 參訪大英博物館後的夫妻危機!

CP18. 還好,我們看了不少電影

CP19. 看著皇家衛兵,寶寶說她看到的是?

CP20. 免費的東西真不錯,但代價是?

CP22. 生為紳士就該留連忘返的地方

CP21. 又回到巴黎了,這次像是來到完全不同的概念與時空

CP22. 心心念念的櫻花林。這次花都開好了

CP23. 來巴黎得品嘗品嘗的雙殼料理

CP24. 在世界小孩溜滑梯的場景中,我思索了未來人生與教育

CP25. 在歐洲為什麼不能吃中菜?

CP26. 關於那些帶小小孩坐飛機的故事  

arrow
arrow

    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