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談所謂FB所造成的成就壓力(你也是Facebook的成就壓力患者嗎?)。
而這份壓力現在已經擴張到Instagram 上。他不只展示出親友在生活上的炫耀,更包括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種的浮誇

而其中最讓人感到嚮往、感到自卑的照片,就是旅行、度假中所拍攝的美照。

旅行與度假的美照
如果你看到這些照片想的是:「我也很想要去這些地方,我的人生才會因此而精彩。」那你可能是比較樂觀、正面、積極的人。
如果這些照片讓你覺得不舒服,那你可能是比較悲觀、負面、消極的人。接下來我會說大家應該要正面一點嗎?不,我會說:「問問自己的心,你要的是什麼?」

當年與JuJu討論蜜月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1.英法
2.蘇美島

在兩邊都難以抉擇的情形下,我靜下心問我自已:「蜜月要”旅行”,還是要”度假”?」
旅行跟度假看似很像,但其實有些差異。例如誰說度假就一定等於出國玩?我找一間舒服的飯店,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這也是度假啊。
我自已的定義是:

旅行=在國內外有目的性的遊覽
度假=讓自己放鬆與舒服的休閒

所以關於旅行這件事,大家都想的太嚴肅了,他不是一個人人都應該要做的事。我們從小到大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的興趣是什麼?」
如果這時侯寫出來的東西,沒有一個跟旅行有關。那你看著那些FB,Instagram 的照片,是在那嚮往與怨嘆個什麼勁?

當別人告訴你說:「你應該出國走走,比較有見到世面,也比較有世界觀。」的時候,你不需要被觸發,因為你的世界觀存在你真正的興趣中。
例如:園藝、模型、繪畫、重機、電競、籃球、電影、股票等

迷戀這些東西的你,沒有旅行就矮人一截嗎?那就表示自己沒有很相信自己的興趣是最棒的。
而且,有些人並不是為了旅行而出國,而是因為他的興趣而出國。舉例來說韓國滑板女孩高孝周,就是用了她的興趣,開始在世界各地留下滑板足跡。

高孝周
高孝周的Youtube

有一個檢測方式很簡單,假如你發票中了20萬,你一定要花掉,而且只能花在同一種事上,你會花在哪?
(答案不能有一半存起來1/4給爸媽1/4幹嘛這種)如果你會花在哪裡,那可能就是你真心的興趣。
如果你的回答跟旅行沒關,那以後就不要被那些貼文影響,只是你的興趣跟他們不一樣,就只是這樣而已。

放心吧,你.沒.有.矮.人.一.截

詹姆士 PMP  


台灣百大企業員工,目前是百萬用戶產品的PM。設計專業出身,創辦過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拿過近二十個設計、企劃與行銷的獎項,還出版過一本網路行銷與創業經驗的分享書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創業,之後放棄事業跑進公司當上班族,帶著創業家的經驗與風骨闖盪職場,滿頭包後得到不同的領會。

arrow
arrow

    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