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日,新聞報導說國家元首在演說時提到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像是空難、食安危機等讓人感到沮喪的事件。元首提到;不論怎麼樣負面,我們都不要失去身為台灣人的驕傲,像是經濟已有起色等等好消息。

即便如此,台灣對許多人而言,仍然是個"鬼島"。

我不是一個熱衷政治與社會時事的人,但也不算冷感。我認為所謂的鬼島思維,來自對國家喪失信心與身為國民卻不好意思驕傲的心態有關。自己可能過的不如心裡預期般好,但卻不歸因於自身。而是丟向大環境,例如將無良企業、無知政客當標靶。好讓自己可以大聲告訴全世界的人,我過的不夠好,不是我的錯,而是其他人事物的錯。

外在因素絕對影響人生,但自己的人生,我想絕大部分跟自己的心態與行為有關。

前陣子我看了一個印象深刻的無意義新聞,標題寫著:「警察普遍英文不好,國際能力不足」。新聞畫面是一群夜間執勤的警察攔下了一名騎機車的女子想要檢查,靠近時卻突然發現對方是個黑人女子,於是四、五名警察開始裝忙,趕緊推出警官與黑人女子對話。而那名警官努力說出幾句英文後,開始接不下話,整個場面變得鴉雀無聲。

媒體對於這樣的情境,留下了台灣警察只有警官有英文能力,而又不到位的註解。

 

我很喜歡外文,我自助旅行很多次,也曾經旅居過澳洲。對於國際生活與海外工作,我可以說是到了迷戀的程度。所以我努力自學英文,但我從來不覺得,老外就一定比我們厲害。也從來不覺得,不會說對方的語言有甚麼好丟臉的。

 

試想

如果今天我們到了別人的國家,當你被警察攔檢,請問你會說那一種語言?

 

一、你了解當地語言,所以試圖用對方的母語了解問題。

二、你不了解當地語言,所以用英文這個國際通用度最高的語言了解問題。

三、你甚麼都不了解,所以你比手畫腳,或是找個能翻譯的人幫你了解問題。

四、你用自己的母語,管他聽得懂不懂。

 

一般人可能用二比較多,但你發現當地警察聽不懂英文,我想正常來說,會選擇用三來想辦法,總不會很堅持對方應該要聽懂英文硬要講?

 

換個角度想像一下,你覺得對方用甚麼語言盤問你?

一、自己的母語。

二、英文

三、你的母語。

 

我想一的機會高些吧?因為我們會想,我們在對方的地盤,對方當然講自己的母語。如果他不講英文,你會拒絕盤查,因為對方搞不清楚世界早已是個國際村嗎?

我個人認為,媒體的角度完全以國際觀之名貶低國人,也貶低自己。黑人女子用英文與警察討論事情,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這裏是說中文的國家,她已經取得當地政府所核發的駕車資格,代表她不是一個遊客。如果不是一個遊客,為甚麼覺得她可以大搖大擺的說英文?而不是說我們的語言?

住澳洲時,我的一位日本朋友說,如果外國人剛到日本時,他們會聽他們彆腳的日文而感到可愛。如果那位外國人後來已經定居在那裡,他們會對於還不能說好日文的老外感到不能接受。

有問題的人不是我們台灣的警察,而是那位黑人女子。但我們選擇責備自己人去捧老外,這樣的民族自覺,其實才是台灣人最欠缺的。如果那些警察大方的說著中文,我不但不會說他們沒有國際觀,反而會說他們的行為與反應是正確的。

中文的普及率比我們想像中的高,我認識在台灣出中文小說的德國人,也認識用中文穿梭各大會議的法國人。以前在台灣談異國戀要用英文,現在不必,用中文即可。所以越來越多台灣男人牽著洋妞的手,就是這麼回事。

國際觀不是拿來無限上綱,甚至抹殺國人自我角色認知的刀。

中華民國國慶日快樂,身為台灣人,我感到驕傲。


歡迎加入粉專,一同交流如何成為王牌上班族!
嘿,上班族。你的名字是王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