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_wars_vii-02.jpg 
(因為本文用了曙光這個開頭,突然覺得用星際大戰還滿有fu的,沒啥意思....)

資策會今年有統計民眾是否願意在線上影音的部分付費,調查結果有9成民眾不願意(但卻願意花錢租DVD,玄!)LiTV以一個台灣公司、合法取得授權的情況下,在近期於Google Play達到下載百萬次的里程碑。與大陸視頻如樂視網、愛奇藝等比較起來也毫不遜色。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LiTV在平台整合的做法上算耕耘的相當好,以OTT影音平台的生意來說,需要整合的面向大致有:

內容供應商:這邊指的是影片、節目等版權商。把內容發揮到可以擠出每一塊錢又互不衝突就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平台再炫,用戶的目的還是要看內容,就好像咖啡店要有咖啡可以喝,才叫咖啡店。

硬體商:就是平板、機上盒、電視棒等能夠搭載影音平台的硬體開發商。用戶買硬體背後的目的,還是在於內裝了甚麼軟體。想來不會有人買了一台平板電腦是為了當切菜板吧?不過Apple例外,有些人就是為了想要而要,因為他的硬體夠in(硬)。

入口網站:這就好像是在台灣屹立不搖的雅虎奇摩啦,一個能夠吸引用戶駐足的地方。就好像百貨公司,他能夠利用他的集客優勢、宣傳版位等,將人導到你的咖啡店。

接下來就是提供用戶觀看的影音平台,就是上面一直舉的咖啡店。咖啡店本身可以靠自己的名聲與宣傳能力達到集客效果,品牌如果夠大,不要說是入口網站在幫影音平台,說是用戶為了他才來你的百貨公司也不為過。

最後就是關鍵人物-用戶。沒有用戶的平台就好像沒人要喝的咖啡店一樣,下場必然就是倒閉。怎麼讓他來?常常來?天天來?並且貢獻各種商業價值,就是整套供應鏈的功課。

這樣的跨界供應鏈,大家要甚麼呢?

影音平台:用戶,源源不斷的用戶,最好是每月付錢。就像是健身房一樣,你整個月沒來也是要付我錢,然後偶而買些教練課程更好。

用戶:不要花錢就能看到爽。就算要花錢,那就要有好品質、省時間等附加價值。例如想看的片都找的到,觀看穩定。

內容供應商:希望有更多影音平台進貨,想盡辦法賣多、賣長。順便從平台取得know-how,最後我自己也來搞個平台,成本低又好掌握。

硬體商: 與影音平台魚幫水、水幫魚。如果裝置夠殺手,那就有很多人買一台來玩玩。如果用戶看到硬體上有預置個影音平台好像還不錯,那可能會開來看看。用戶是因為從他的硬體上看到你,付點廣告費分潤給他想來也是合情合理。

入口網站:沒有預算弄進這些內容,或是想弄這些內容被你弄到,那就只好來個合作。入口網站藉由影音平台的優質內容,以此吸引用戶先來入口網站衝高人氣,再來賣其他品牌客戶廣告。

投其所好,海納百川,有看片就有機會賺錢

LiTV的營收來源看起來有二:廣告營收與月租費。也恰巧滿足兩種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願意付錢跟不願意付錢的用戶。

不願意付錢想看片?沒問題,那就先看看咱們的精選廣告。你看電視也是要看廣告嘛,一樣的。要賺這種錢,那就必須要把自己當第四台頻道一樣經營。最好內容是讓人像中毒一樣可以天天跑來看的,例如:新聞、連續劇,這樣給廣告主的報表才會漂亮。而且要賺這個錢,也就不一定要限定會員專屬了。因為沒有人打開第四台是需要加入會員的。

給願意付錢的人,那就要讓人覺得這個錢付的划算。一個愛看片的人,他腦中可能會打著計算機:「如果不花這個錢,我就要找載點,而且最後可能白忙一場,因為內容來源品質不一定。」;「但如果花了這個錢,我一個月能看幾片?如果看不到這個量,那租DVD或是買Google或Apple的單點電影好像還比較省。」所以關鍵會是:片夠多、平台夠穩定、畫質夠好。

夠新倒是不一定會被要求,因為消費者已經慢慢的被大企業馴化成功了。例如Netfilx不會有DVD等級的新片,因為他是吃到飽,所以可以被原諒。用戶也不是不能夠理解,吃到飽是有條件的。就好比你去吃199吃到飽,還想問人家有沒有松阪牛肉或是帝王蟹可以吃一樣。

台灣的智慧型裝置持續成長,用戶也越來越多人持有如電視棒、電視盒等隨選產品。方便與無線的觀影體驗,我想沒有人不喜歡。所以只要內容有吸引力,任何用戶都會願意來嘗試一些影音平台。LiTV的經營模式類似大陸視頻的運作方式:免費的電視台模式+付費的線上DVD吃到飽模式。在初期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用甚麼誘因讓用戶願意安裝APP在他擁擠的手機桌面上。所以內容就變得非常重要,選對劇的LiTV靠著武媚娘免費看、隨選看。在早先熱度高的情況下,吸引許多用戶安裝,也想必花了相當的授權費,然而這筆授權費光靠插入的廣告營收可能不太夠。

台灣業主很有趣,電視的收視率調查其實不精準(他們也知道不那麼準),但卻深信不疑的投放,成效部分也能接受不科學的量測結果。但換成是網路平台時可不同,業主就會突然變成全知全能。知道可以查看有多少人点擊,知道可以查看有多少人看完廣告,要付費沒問題,拿報表來,我們依表付費。所以真的想靠這樣的模是賺取到電視台等級的廣告營收,那可不是幾萬次觀看量就好了,那需要的可能是幾十萬或百萬的影片觀看數。而且最麻煩的是,影音平台可能沒有能力經營業務團隊,也沒有能力如媒體公司提供所需報表等廣告成效報告。最後只好找個第三方廣告聯播平台來分一杯羹,沒辦法,誰叫妳沒能力找直客?

既然不易達標,那就要設法變通,只要有人願意天天來,總是會有新發現。例如用戶可能收到了一則推播,發現內容正中下懷,也就突然轉正式付費用戶也不奇怪了。

OTT影音服務的獲利策略

  • 免費內容靠廣告與轉正:人來越多越好,能跟誰合作就盡量合作,反正內容已經投資下去了。人來的多,廣告看的也多,大數法則下,願意掏腰包成為正式用戶的人也多。
  • 付費內容靠持續貢獻:訂閱越多越好,最好每月都付錢,也最好多看看免費內容來平均掉內容成本。光這點來說,提供有吸引力的免費內容的LiTV可說非常聰明,因為他可以讓兩種用戶都看,一來靠免費用戶賺廣告賺取收入,二來讓付費用戶分散觀看付費影片,降低成本。
  • 沒有內容靠素人貢獻: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近期讓人瘋狂的各種直播、就是給素人自己經營電視台的機會。有本事讓人看個不停還打賞,那就是平台想要的。你借我平台放影片,誰都不用付錢給誰,但用戶付錢了,我們來分,我出資源你出點子與時間,公平!

這些都是從外人的角度來分析觀察的論點,也期許台灣人能更有版權觀念,不要DVD租片願意付錢,到了網路上就覺得應該免費。
(付費看片我還有被人嘲笑的經驗,說我是個冤大頭。對方還是版權觀念應該要很重的設計師。)

台灣加油!


延伸閱讀:

 

大同、聲寶推出LiTV網路電視

http://myshare.url.com.tw/note/955590

線上影音「武媚娘傳奇」免費看,LiTV的行銷策略與營收方式

http://myshare.url.com.tw/note/955590

Yahoo 攻影視OTT成績初現,武媚娘傳奇破1800萬次瀏覽。

http://myshare.url.com.tw/note/95559


歡迎加入粉專,一同交流如何成為王牌上班族!
嘿,上班族。你的名字是王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OTT 電影 機上盒
    全站熱搜

    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