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經理(PM)如何讓團隊願意配合做事的三種方法-Part1

我是設計系畢業的,早期在讀書時,最擅長的領域是數位相關的設計。在還沒有APP的年代,我制作了許多網站、平面設計等作品。雖然設計是我的本科系,但我的另一個專長-行銷,在表現上可能還比設計豐富ㄧ些。或許在想東想西上比較有些天份,加上規劃能力還不錯。所以靠行銷我贏得了很多不同的機會,像是免費去澳洲、交企劃賺獎金與出書等等。

多年來我一直在找尋一個方向,到底該成為一個設計師?還是一個行銷企劃?在人生路無法即時有定論時,我只能先將網路這個領域加進去,先成為一個網頁設計師+網路行銷企劃。至於為什麼是網路?我只能說剛好周圍的競爭對手少ㄧ些,所以就挑這個領域。也因為這兩個能力,才有後來網路喜餅的創業機會。

然而,在經過創業的產銷人發財,行銷、平台、商品一手包辦的磨練後。像我這樣的通才人,的確在創業上有許多好處。因為不設限某一個專業,所以自然甚麼都能做,整合能力也比較好ㄧ些。但當我回到台北進入企業成為組織的一份子後,突然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通才能力在其中沒有角色可扮演。因為組織要求的是專門,而不是一個各方面都半桶水的人。所以我既沒能力成為一個專職行銷人員,也沒能力成為一個專職設計人員。

在求職過程中,雇主普遍看我都覺得我這傢伙好像還不錯,但也真的不知道能給我做甚麼。雖然有創業過,也不代表夠格空降當主管。所以就冠上PM這個稱號,好讓我在企業中有個角色。

PM-專案經理(專案管理)這個職務,在我初接觸時,感覺就是一個沒有出色專業能力的人。他的案子或表現全部來自他人的貢獻,最忙的事情就是溝通,跟所有與案子有關的人溝通,好讓案子完成。不只科技業,各行各業都有這樣的角色,例如搞電影、戲劇的監製,其實就是一位PM

但既然要做,當然就設法把這個角色扮演好,所以為了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況,除了做中學,還花了些錢去上PMP課程。在實務與理論的結合下,歸納出ㄧ些如何突出的心得。專案分析、需求規劃、專案管理、驗收測試等較為執行層面的問題,不是OUTSTANDING的關鍵。這些只能算是基本能力,套句我任職百大企業的理級朋友所說:「這些能力不是最基本的嗎?基本能力如果大家都差不多,那如何讓自己稍微與眾不同呢?我個人認為,PM的價值除了具體的專案產出外,有能力讓所有專案成員都配合做事,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前陣子與幾位擔任PM多年的朋友交流,其中有帶領國家級設計專案的PM與國內最大命理網站的PM。在我們交換心得的過程中,發現有三種方法最能讓專案成員願意好好配合,而且是心甘情願不勉強的情況。

第一、       你比所有專案成員了解專案,並且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

         一般來說,專案成員多半負責一個案子的某些部分,兜起來通常不是他的責任。能夠站在宏觀ㄧ些的水平角度看事情,並且在溝通過程中將有相互關係的人串連在一起,這樣就能得到專案成員的信任。在溝通時不需要為了自己沒有與對方匹敵的專業能力而感到退縮,專案本來就是靠各個專家成事。如果專案團隊中你最行,那代表這個案子也沒甚麼了不起。能把一群比你厲害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完成一件事,那水準才高。

         有朋友擔任一家為設計、建築公司繪製3D圖的工作室業務。他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每次拿案子回公司溝通時,技術人員總是用ㄧ些術語來框他,或是告訴他這個做不到那個做不到。他的方處理式並非持續溝通,而是去報名巨匠補習3D繪圖。

假設,你很天才的學會了比他們更強大的繪圖能力,那你還是個業務嗎?何不當技術人員?

如果,當你花了錢又花了時間,最後發現想要因此變成專家是有困難的,那也許不要用你弱的地方,去迎戰別人強的地方。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非專業職,千萬不要硬拼對方懂得的專業,而是要用自己比他強或是他所沒有的能力,甚至,你的存在就是為他處理他不想處理的事情,這也能突顯出你領導專案的價值。即便你真的比對方專業,也要懂得藏鋒,否則將失去成員對你的信任。

因為 

Fuck you,你這麼行,那也不需要我了,你自己幹吧。

待續


歡迎加入粉專,一同交流如何成為王牌上班族!
嘿,上班族。你的名字是王牌

arrow
arrow

    J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